三十四年的食品生产历程

坚持自信、高效、诚信、创新的发展宗旨,锐意进取,不断发展,始终进步。

食品代加工模式,让我们的团队走向全国!

全国客服热线: 0511-86893888

手机官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CLOSE

灶王爷:我监烟火、观善恶你却只记得我是“浪荡子”?

发布者:粽子 发布时间:2024-02-29

  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生活必需的开门七件事,件件皆与饮食相关。尤其是逢年过节,年夜饭、团圆宴……无论何时,都是“饮食为先”。

  在普遍的描述中,他镇守各家各户的厨房,也监督人间本年度的善恶功过,每逢岁末小年,便回天庭复命。

  传说中,灶神向天庭禀报的内容,必然的联系着该户人家来年的福祸吉凶。因此,每至小年,人们都要“祭灶”,要焚烧纸马,供清水糖食,希望祂可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灶神,全称为“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王爷、灶君、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等。

  关于灶神的崇拜应源于人类发现、利用火来驱兽、熟食。但到称为灶神时,应在家庭形成后,或已经筑灶煮食之时。

  作为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祇,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关于灶神的传说,甚至已发展成国家级别的祭祀对象。

  比如,先秦时期的《礼记·祭法》就有规定,祭灶属于“七祀”之一。孔颖达曾对《礼记·礼器》注解道:“夏祀灶神,其礼尊……用特牲,迎尸以下略如祭宗庙之礼,是其事大也。”

  翻译一下的话,就是说灶神在当时虽然属于家宅小神,但因掌管烹饪饮食之事,在民间地位颇高,祭灶的礼仪竟隆重到仿佛于祭祀宗庙。

  臣子向君王谏言,居然托以灶君之名。由此可见,当时不仅已有灶君信仰,且这个形象下至民间、上至朝堂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有的学者觉得灶神应该是老年妇女的形象,即“灶王奶奶”;亦有神话标明灶神其实是男神,不过是“男生女相,状如美女”。也有的供奉的是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或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如清代《事物原会》称,黄帝做灶,死后为灶神;《淮南子·氾论篇》则说,炎帝以火德管理天下,死后以灶神身份享受祭祀;《吕氏春秋·孟秋》又说,祝融是颛顼氏的后裔,为高辛氏火正,死后为火官之神。

  这些说法彼此迥异,但有一个共通处:那便是“灶”与“火”密不可分的联结。火,带来了热量与熟食,是任何人维持生存的保障;灶台则是人类控制火焰、烹饪熟食的核心场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敬畏感的迁移很有说服力。

  《酉阳杂俎·诺皋记》记叙道,灶神姓张名单,貌如美女。他原有个很贤惠的妻子,但他外出谋生、赶考之时,却见异思迁,停妻再娶。

  后来,他家道中落,乞讨度日。偶遇原配妻子,得到她的施舍。张郎羞愧难当,自惭形秽,一头撞入灶门而死。后人感念他尚有羞耻之心,于是就让他看守灶门,后来就演化为高深莫测的灶神老爷。

  此外,还有另一种民间说法,称灶神原是一位馋嘴贪官,因每日搜刮美食、欺压百姓,最终被一位仙女捆到灶台上,变成了灶王。从此,他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享用美食,自己却再无口福。

  这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灶神寓言,显然是众人智慧的结晶。故事的内核将敬畏感剥离出来,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性,传达出百姓对负心汉、贪官等负面形象的情感批判。

  穷蝉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蝉或知了,而是常常会出现在灶台上,长得像蝉的蟑螂。如《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批注道:“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

  髻就是穷蝉,又叫灶马,在四川被叫作“偷油婆”;当然,今天更普遍的叫法是蟑螂。古人朴素地认为这种红壳小虫与灶为伴,便顺其自然奉为灶神。由此还演变出灶神实际为红衣美女的各种传说。

  民间关于灶神来历的传说,除了上述几大流派,还存在有各种鬼神或精怪版本,像我们常说的种火老母“灶神奶奶”、主司厨房烹调事务的女神先炊、火精宋无忌等等,于此不做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历史发展与演变,各个流派互相影响、交融,终于形成了民间普遍崇拜、名气最大的灶神,就叫做张蝉(或张单)。

  唐段成式著《酉阳杂俎》称:“灶神名蝉,字子郭,衣黄衣。”在这个说法里,张蝉虽是男儿,却貌如美女,身披黄衣,头发散乱。当他从灶台里出来时,人们呼唤他的名讳便可免除灾祸,若不知道他的名讳,则有性命之虞。

  一直到清代的《敬灶全书》,仍基本沿用这种观点,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灶神张蝉说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历代书籍对灶神是谁说法不一,但无论是炎帝、黄帝,还是穷蝉、张蝉,在民间传说里,灶神就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考察民情的司命之神。

  事实上,在先秦时期,灶神只是主管人间的饮食烹制。大约在东晋前,才兼负起监察人间善恶的职务。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根据这个说法,若凡人作恶,被灶神禀报给上天,轻微的情况将折寿三日,严重的罪愆则可能会引起折寿三百日。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这类说法诞生与推广,很可能是出于维护治安稳定的目的——举头三尺有神灵,任何一个人都要发自内心守秩与向善。

  自此以后,在民间本已敬奉的灶神形象之上,更刷上了一层令人敬畏的权责色彩。

  不过,与严肃板正的官方论调不同,关于灶神监督善恶职能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版本:

  据传,古代有一户张姓人家,主事的哥哥作为泥水匠,垒灶手艺极其高明,被邻里尊称为“张灶王”。他还有一个做画师的弟弟,平生只顾埋头创作,从来不问家事。

  这位张灶王乃是古道热肠之人,无论到谁家垒灶,只要遇上了纠纷,就一定会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久而久之,街坊邻居都十分敬重他。张灶王一直活到了七十岁,在腊月二十三日寿终正寝。他去世后,家中骤然失却长者,各房都吵着闹着要分家,里里外外顿时乱了套。

  这时候弟弟张画师虽然也已年过花甲,但毕生只习书画,并不擅长调理家事,被吵得头晕脑胀、苦不堪言。终于在某日,他心生一计,开始暗中筹谋。

  等到了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深夜,张画师呼叫着把全家人唤醒,声称梦见大哥显灵。接着,他将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挂着一幅画。众人就着烛光细细瞧去,画中正是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

  一家人都惊呆了。张画师趁机说道:“大哥和大嫂已被玉帝封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得知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十分气恼,正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将下界来惩罚你们!”

  众人闻言惊恐不已,纳头便拜,又取来张灶王爱吃的甜食供奉在灶上,祈求灶王爷恕罪。从此,张家的风波平息了,张灶王显灵的传说却一传十,十传百,惹得街坊四邻纷纷跑来打听虚实。

  张画师无奈,只好假戏真做,画出一幅又一幅的灶王像赠与邻舍。当家家户户都贴上灶王像,也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日给灶王爷上供,祈求来年合家平安的习俗。

  这个故事当然同样是后人智慧的结晶,但它远比自上而下的官方版本更丰满、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也更易于传播。

  在这之前,无论是“灶神穷蝉说”亦或“赤衣美女说”,皆是是所见即所得的朴素联想。在封建社会制度萌芽时期,先民尚不具备完整的科学知识系统,对主宰食物烹制、脾气喜怒无常的灶神,抱着一颗战战兢兢的敬惧之心。

  而当人们尝试将“灶神”与“火神”形象重叠在一起时,这种信仰便发生了第一次抽象进化——人们向强大的火神祈祷,希冀自身能掌握烹饪的能力,意味着关乎生存的能力与野心都上了一级台阶。

  直到灶神掌握了监督善恶功过的职能,这一不再出于人们自发的、具体或抽象的联想的转变,意义明确地赋予了他新的权责——“司察小过,做遣告尔”,以神灵之力监督凡人莫敢作恶。

  这种敬畏从结果来看利大于弊:个人层面,它提醒我们心存善念,勿做恶行;家庭层面,它敦促着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当万千个小家都践行此道,便有利于维护治安稳定,保障社会和谐。

  因此,从宏观角度看待,灶神可谓儒家“神道设教”最典型也最成功的神祇,深远地影响了国人善良笃厚的性格。

  一般祭灶都是在年末,但日期上有着很多说法。直到唐宋之后,才有了“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论调——即官府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腊月二十四日,水上船家则在腊月二十五。

  祭灶的仪式俗称为送神或送灶,核心含义是恭送灶王上天复命。祭灶贡品主要有三牲(鸡、猪、鱼)和饴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饴糖和糖瓜的本质都是麦芽糖,可用以粘住灶神之口,使其上天以后无法讲述本家的坏话。除此之外,供品还可有清茶、水果、金纸、甜汤圆、神马等。因地而异,丰俭由人。

  仪式开始时,由于灶王像经受了一整年的烟熏火燎,面目早已黢黑。此时应将旧画像揭下,用稻草扎一匹草马,再取一块粘稠的糖瓜粘在灶神嘴上,最后放入火中一齐焚烧。这样的一个过程叫做辞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一周后即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便会带着一家人应得的吉凶祸福回到人间。在降临人间的各路诸神里,灶王爷是负责引路的。其他诸神过完年便回天上去了,唯有灶王爷长久地留在人间厨房之中。按照习俗,接神时只要在除夕日换上新的灶灯,并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成仪式,比辞灶要简单许多。

  北方地区以北京为例。花市大街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灶君庙,兴建于明朝,重修于康熙年间。庙里修建了三层大殿,正殿供奉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因传说灶君的生日是八月初三,因此每逢农历八月初一到初三,此地都会举办庙会。

  祭灶时,庙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十分热闹。那时的灶君庙门前有一雄一雌两只铁狮子,威风凛凛,顾盼生威。为此老北京人儿专程编了句歇后语:“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

  南方地区以福州为例。在福州人的传统里,祭灶要分为两次。腊月廿三日祭荤灶,大家需要拿出好酒好菜,慰劳辛苦了一年的灶神。到了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前,却只以水果、蔬菜等素食供奉灶神,俗称祭素灶,以免灶神醉醺醺的一身酒气,惹得玉皇大帝不高兴。

  在福州,还有卖“灶君花”和花脸壳的习俗。所谓灶君花,便是红彤彤的木刻印制灶王爷画像。花脸壳则是给儿童戴在脸上的面具。据传,只要戴上花脸壳,瘟神便看不清孩子的面目,以此可保佑健康平安成长。

  兴起于先秦的灶神信仰历久弥新,最终成为了跨越两千余年的文明图腾之一,直到今日,仍深深烙印在华夏民族的潜意识当中。

  灶神的崇高地位两千余年不移,仅仅是缘于它自上而下、裨益于社会的功能性吗?非也。

  回顾“灶神贪官论”、“灶神浪子论”,它们传达的是对人间负面形象的批判;另有关于腊月二十三日扫尘的习俗传说,讲述灶神与邪恶三尸神对抗的故事,则表达了对灶神形象的正面崇拜。

  民众在“春姑娘”的带领下祭拜灶神,当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传统“小年”。 图源:中新社 王中举 摄

  我们会发现,无论官方定调多么正统和简约,民间永远会创造出更加丰满的故事版本,并在其中加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更不用说,在祭灶时往灶神嘴边粘上糖瓜的风俗——神灵是可以沟通的,神灵是热爱人类的,神灵是站在人民这一边的。于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传统神怪观念的核心,那就是与人心所向紧密契合的神祇,最值得被长久地尊重。

  今天,我们也可以发自心底地感受到,灶神形象虽然威严而强大,但更像是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大家长”。

  他在平日里冷酷严格、一丝不苟,时刻提醒我们守序向善,但到了年关,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抽象角色,而是与我们共庆佳节、血脉相通的亲密家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