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 “五感法” 写作方法,希望可以给同学们和家长们带来帮助!
在小学阶段,一谈到写作文,大多数同学们都是“谈虎色变”。绝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作文,感觉自己无话可写。面对这种困境,除了要求学生平时增加阅读量以及素材积累外,还需要多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与方法。五感法写作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方法
什么是五感法呢?五感即人的五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那么,我们如何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五感呢?
以写景作文为例,我们身处大自然中,能看见四季变幻的景色,能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能闻到迷人的花香。我们通过五感感知世界、体验生活,我们运用文字记录下这些丰富的体验。
我来补充: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双手。因为,观察世界万物除了用眼睛看形态,还可以用耳朵听声音、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滋味、用双手去触摸质地。
五感指形、声、闻、味、触,对应我们的视、听、嗅、味、触觉。五感描述法从古至今,从诗人到作家到商业文案,它的运用无处不在。
如骆宾王的《咏鹅》,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通过颜色使白鹅在水面浮行的姿态跃然纸面。
声音原本是一个听觉信息,要将声音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我们一般能够正常的使用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来进行替换描述。
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绘琵琶的声响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珠子掉落在盘中的声音明显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想象。
比如,苏轼著名的《春宵》中就用“花有清香月有阴”来衬托春宵一刻之美之珍贵,提高读者对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认可度。
味觉描述法方面的典型代表之一则是勾践卧薪尝胆。胆汁味苦,相信我们大家都深有体会。若是剖鱼时不小心挖穿了鱼胆子,整条鱼蒸出来都有苦味。通过卧薪尝胆的故事描绘出了勾践隐忍耐苦的形象,才让后面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情节顺理成章。
现在很多食品商品的广告商也很擅长利用味觉描述法。比如某海苔的广告词,就是“海的味道我知道”。我们在听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微咸、微腥的味道,给人一种这样的产品确实来源于大海,很真实靠谱的感觉。
人通过触觉所感受到的冷热、滑涩、软硬、痛痒等感觉是一种独特的体感。通过相同体感的描绘,能更形象地反映当下的场景。
如成语“坐如针毡”,光是想象一下,就已经有一种坐不定、左顾右盼的感觉。而著名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通过“沾衣欲湿”和“吹面不寒”两种体感,给人带来春雨绵绵、春风和煦的感觉。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大家可以发现,许多聪明的创作者会借用五感描述法使自己的素材更生动形象。毕竟,五感源自于人。若是能通过五感对素材进行描述,便能更好地增加人们在阅读时体会到的层次感。有了层次感,你所描绘的东西便从二维转向了三维甚至四维,何愁不够生动形象呢?
相信适当有意识地运用五感描述法,你的文章不再会是平淡的白开水,而可以变成口感丰富的鸡尾酒。
从“看、听、触、闻、尝”这五个方面出发的“五感法”是小学生写好作文必备的方法。
看:你瞧,他穿着一身绿油油的条纹衣裳,挺着个大肚子,头顶上的小帽子像猪尾巴似的。
看:太阳炙烤着大地,柳树的叶子无精打采地打着卷,大地不断冒着热气,好像被蒸熟了。
看:你看这个蛋黄月饼,它的表皮油滑呈棕黄色,边角似一层波浪,上面还覆盖了一层优美的花纹。
尝:我咬下一大口,咸咸甜甜的,绵软带酥,一股芳香在唇齿间流转,美味极了。
+视觉:过年了,大门是贴上红红的对联和福字,客厅里挂上一对豪华的红色中国结。
+听觉:虽没了热闹的鞭炮声,但电视机里主持人喜气洋洋地解说,厨房里妈妈噼里啪啦的炒菜声,都透露着一股年味。
+嗅觉:除夕的年夜饭,琳琅满目的瓜果蔬菜、各式各样的饭菜美食,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味觉:妈妈做的油焖大虾滋味还是那么鲜嫩可口,我吃完一个立刻又夹起第二个。
+触觉: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倚靠在舒适的沙发上看春晚。我抱着最喜欢的小熊抱枕,一边享受它的柔软和温暖,一边跟爸爸讨论春晚节目。
+比喻(视觉):它们好像一个个红色的小心脏,又似一颗颗鲜艳的红宝石。草莓表面分布着许多小种子,好像一粒粒金灿灿的芝麻粒。
+味觉+听觉:洗干净一盘草莓,一颗颗放进嘴里慢慢品尝:哇!酸甜可口,香味醉人。尤其是饱满的小种子在我的牙齿间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和它软软的果肉形成鲜明对比,更让人有一种快乐的满足感。
视觉:我家的鱼缸里有几条美丽可爱的金鱼。它们体表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红的、白的、黄的、花的、黑的,漂亮极了!
嗅觉:我用带金属边的鱼网捞起一条红金鱼,正要凑近仔仔细细地观察,一股子难闻的鱼腥味灌入了我的鼻孔:啧啧,这气味和它们美丽的外表可不相称!
触觉:正要放回,弟弟的小爪子伸过来一把抓住金鱼。没想到金鱼身体滑溜溜地握不住,哧溜一下掉回了鱼缸。
听觉+联想:“哗啦”一声,红金鱼在水中转体360度,甩甩头惬意地畅游起来,真快活呀!我忽然想起一个成语叫“如鱼得水”,就是形容这种游刃有余又自由自在的感觉。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自互联网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